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舞台剧的幕布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舞台剧的幕布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卷幔什么意思?
“卷幔”是一个汉语词组,通常用于形容建筑物或其他结构上的卷帘、窗帘等遮盖物的特定位置或形态。它指的是卷帘或窗帘向上或向一侧卷起时所形成的褶皱或折叠状的部分。在建筑、装修、家居等领域中,卷幔通常被用作窗帘、百叶窗、遮阳帘、门帘等的代称。
此外,在一些古代文学作品中,也会出现“卷幔”相关的描写,比如《红楼梦》中就有多处描述了卷幔的情景。在这些文学作品中,“卷幔”一般带有寓意和象征意义,往往与爱情、离别、悲欢等情感联系在一起。
卷幔的意思是剧院舞台上悬挂着的布帘,用于调整舞台上的视觉效果,比如掩盖背景的装饰或装置
这个词来源于及舞台艺术,在舞台上有很重要的作用
舞台剧的幕布就可以理解为卷幔
卷幔可以掩盖观众和演员不需要看到的背景或其他杂乱无章的道具,让观众集中注意力于演员和剧情上
卷幔在舞台艺术中被广泛运用,可以调整舞台上的光线、颜色等,创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让观众得到更好的视觉体验
幔:
1、幔是指为遮挡而悬挂起来的布、绸子、丝绒等。例如:布幔。窗幔。
2、幔从巾,曼声。巾,丝麻织品。“曼”意为“延展的”。“巾”与“曼”联合起来表示“可以延展的布条”。本义:不用时折叠,用时可以展开的互相连缀的多幅布条。
卷:
1、卷是指把东西弯转裹成圆筒形。例如:把竹帘子卷起来。卷起袖子就干。烙饼卷大葱。
2、卷也指一种大的力量把东西撮起或裹住。例如:风卷着雨点劈面打来。
3、卷还指裹成圆筒形的东西。例如:铺盖卷儿。把挂历裹成一个卷儿寄出去。
意思是卷起幔帘。
“幔”,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màn,最早见于说文中,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幔”的基本含义为张在屋内的帐幕,如幔帐、幔子。[1]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幔
平水韵
去声十五翰
仓颉码
lbawe
郑码
如何评价话剧《蒋公的面子》?
1、首先,《蒋公的面子》的剧本特别好,讲的是1943年国立中央大学校长蒋介石与“公知”、“五毛”、“酱油党的”三位教授的一场因为美食和面子的“扭捏”。光看剧本就觉得真是好啊,和《哥本哈根》、《枕头人》一样,好到不需要明星或者名角来演就会非常吸引人(现在只靠明星和名角的戏真是太多了)。
2013年6月,《人民文学》刊载《蒋公的面子》剧本。
2013年9月,编剧温方伊获“人民文学之星”奖。
2013年12月,《蒋公的面子》获得第一届鲁迅文化奖年度戏剧大奖。
2、而且《蒋公》和《驴得水》、《北京法源寺》、《大先生》一样,都是国内少有的文化***,受到了戏剧观众、知识界和文化界的热捧。并且《蒋公》的巡演范围大,持续时间更长,我觉得社会影响力更大。虽然有人说《蒋公》是温方伊在大三时候写的,不过曹禺写《雷雨》也才24岁嘛。
3、好的喜剧比好的悲剧难写,《蒋公》不仅现场把大家逗乐的不行,比如那句“我宁愿失恋,也不要三缺一”,而且看完后也回味无穷,我个人觉得这种喜剧要比开心麻花、《戏台》更高级。正如爱丁堡戏剧邀请展策展人水晶所说:
《蒋公的面子》堪称是一部真正有养分、有氧气的喜剧,它所引发的每一次笑声,都不是由挠痒痒式的简单搞笑或低俗包袱所带来的。它的笑,是思考后的笑,是会心的笑,也是一种观众心灵与舞台角色真正相互理解后的笑。这种笑,比悲剧还要有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舞台剧的幕布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舞台剧的幕布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